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|每日简讯
新华财经上海8月18日电 曾经备受债市追捧、造就财富神话的30年期国债期货(TL),如今热度骤降。7月中旬以来,股市与大宗商品成交放量,风险偏好快速回升,而债市整体承压,尤其是超长期国债期货品种交易活跃度明显回落。
业内认为,若股市情绪降温或降息预期升温,长债或迎来阶段性反弹,但在地方债供给上行与机构买盘疲弱的背景下,债市整体或仍将维持震荡格局。
(资料图片)
股债“跷跷板”效应明显
近期,股债“跷跷板”效应明显。8月14日、15日,债市在基本面和资金面并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延续弱势,市场关注焦点转向权益与商品市场。业内人士表示,去年底政策效应曾推动非银机构资金大量流入债市,提前布局“降息交易”;如今,债市赚钱效应下降,资金再配置倾向明显增强。
自6月中旬起,商品和权益市场走势与债市走势明显相背,市场进入风险偏好迅速提升的交易模式:大宗商品价格自低位反弹,并逐渐扩散至多数品种;权益市场同样延续强势。
一位国债期货高频交易员对记者表示,上证指数在突破新高后,并未如预期回调,而是在银行板块上涨的带动下,热点扩散至科技板块中的低估值标的,并在“反内卷”政策预期提振下,周期板块接力上涨。债市此前惯用的“股市冲高回落—债市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逻辑—利率继续下行”的剧本并未上演。相反,焦煤、多晶硅等品种的连续上涨,引发7月21日以来债市的加速调整。
截至8月15日,利率债市场整体偏弱,短端收益率表现好于长端。8月15日,国债期货多数收跌:30年期主力合约跌0.29%至117.48元,全天呈现下行趋势;10年期主力合约微跌0.05%报108.295元,成交量仅297手;5年期合约小幅回落0.02%;2年期合约持平。
“在科技成长板块的带动下,A股放量普涨,成交量逼近年内高点,短期做多动能充沛。债市则受到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的双重影响,超长期品种调整尤为显著,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或延续。”上述交易员说。
明星品种风光不再
股市和商品市场的持续走强,也让债市的明星品种逐渐失色——曾经炙手可热的超长期国债期货,如今热度明显回落。
在过去的两年里,30年期国债期货是利率衍生品市场中交易最为活跃的品种之一,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布局。数据显示,自2023年以来,长期限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持续攀升,除银行、保险等传统机构投资者外,不少非债券领域的资金也参与其中,形成了一批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活跃交易者。
“那时候权益市场表现不佳,做多国债期货是对冲权益市场下跌的方式之一。”某公募基金多资产部负责人说。
然而,不再具备趋势性行情后,曾经暴力上涨造就一批财富神话的国债期货,今年的表现却不如人意。
7月以来,国内期货市场黑色系(螺纹钢、铁矿石等)及能源化工品(包括多晶硅等新能源原材料)成交占比快速上升,吸引了大量短线资金分流。与之相比,长债期货的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所下降,部分此前专注于TL的资金已转向商品板块。业内认为,这一变化与近期利率走势相对平稳、债市波动率下降有关,短期内可能继续影响长债期货的投机热度。
有宏观对冲私募基金经理表示,通过股票、商品市场走势来判断债券价格并非逻辑错误,但在实操层面落地难度较大:其一,以波动性较高的资产指导波动性较低的资产,往往信号失真;其二,在趋势向上的资产中博取回撤,需要精准捕捉焦煤、股指期货等品种情绪的高点。
“如果我真能精准把握这些情绪高点,那为何还要去做国债期货?”该基金经理直言,这或许正是许多短线资金选择避开国债期货市场的原因之一。
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一些投资者正面临双重压力: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.98%附近徘徊,让部分持仓者不敢轻易做空或卖出;而3700点附近的上证指数,又令投资者对加仓做多心存顾虑。
业内建议防御为主、波段为辅
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投资者原本寄望于银行、保险等“大机构”出手托举债市,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。
多位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向记者透露,他们今年以来基本处于亏损状态,“子弹”有限,已无力加仓。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固定收益部的总经理也称,负债端不给力,杠杆已打满,“保险资金向来是买涨不买跌,现在利率中枢抬升,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不敢贸然进场”。
中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吕品表示,今年以来,债基收益回落,市场对债券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下修,更直观的变化是市场关注度下降。期货市场上,曾经的明星品种——国债期货,成交和持仓均表现平平,反而被焦煤等“反内卷”先锋抢走了人气。
此外,吕品表示:保险保费增速放缓,高配权益资产的倾向增强;农商行交易量减少、同业业务收缩,长债买盘显著萎缩;理财产品在长期限利率债和信用债上的配置意愿下降,更多资金转向存款投资。虽然仍有部分机构处于“资产荒”的状态,但摇摆型机构的资金流入已大幅减少。“总体来看,无论哪种叙事占据上风,今年的债券市场大概率呈现‘鸡肋波动’,行情窄幅震荡,波动更多来自债市之外。”吕品说。
业内预计,债市情绪恢复仍需时间。未来可关注两个信号:一是风险偏好下降;二是降息预期升温。若10年期、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调整至1.75%和2.0%等关键点位,部分资金或将博弈短期反弹。
东财基金则认为,未来地方债供给量将逐步回升,货币政策对财政的流动性支持仍将延续;若债市调整加剧,央行不排除重启国债购入操作。总体判断,债市仍将维持震荡格局,交易难度提升,投资策略上应以防御为主,再辅以波段操作。
标签:
上一篇:苏超观众人数再创纪录,南京主场球迷人数达60633人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煮汤圆要用冷水还是热水?煮汤圆的正确方式是什么?

自热米饭干不过方便面的原因?自热米饭到底好不好吃?

冰糖,还有颜色区分?白色冰糖与黄色冰糖有什么不同?

挑选猪腰的方法?做爆炒腰花,是焯水还是过油?

煮冻饺子的有什么技巧?煮饺子要不要点水?

煮鸡蛋有什么技巧?煮鸡蛋的具体做法是什么?
- 游族网络是做什么的?游族网络是什么行业?
- 荒野乱斗新手攻略 荒野乱斗怎么玩?荒野乱斗好玩吗?
- 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|每日简讯
- 苏超观众人数再创纪录,南京主场球迷人数达60633人
- 深圳新晟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_观察
- 每日信息:肝素原料药题材龙头,有你的股票吗?(2025/8/15)
- 房地产股票的龙头股名单(值得收藏)(2025年)
- 圣农发展:行业低迷逆势增长 H1净利同比增长近8倍|财报解读|通讯
- 这份“农用泵”题材上市企业名单,收好啦!(2025/8/15)
- 今日水环境生态题材企业(2025/8/15)
- 定制家居十强企业名单(第一季度概念股票毛利率排名)
- 今日热门!晓鸣股份: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.85亿元,同比扭亏
- 共创、共链、共赢——2025稳健集团创新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
- 每日热闻!期货市场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如何有效实施?
- 基金的业绩评价标准有哪些常见误区?-聚看点
- 如何理解保险产品的市场表现? 每日速看
- 光弘科技:公司目前业务并未涉及商业卫星火箭
- ETF市场持续升温,量能重返年内高位,这些获资金重点“扫货”
- 快看:如何评估基金的适应性与市场变化的关系?
-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,广东中南部市县将有明显降水过程_焦点热议
- 兴业证券:沪指创下近四年以来新高 各类资金动向如何? 头条焦点
- 蔚来318川藏换电路线贯通 当前看点
- 上半年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1% 焦点热议
- 岳云鹏自曝帮女艺人挡酒,被节目组换掉!冲上热搜 每日信息
- 基金的业绩波动如何影响投资者信心?
- 上海振华重工:世界首创生态清淤一体化水上平台“太湖之光”全面投入使用
- 8只能源龙头股票,名单收好(2025/8/15)
- 非银存款新增2.14万亿元流向A股?多家券商解读
- 广州晗烷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-时讯
- 焦点短讯!宁夏圣久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
- 三只lng运输船行业概念股票龙头,关注收藏(2025/8/15)_每日精选
- 每日消息!8月16日兰州兰鑫二期废钢价格下调10


- 2023-04-03 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要签证吗?去澳门旅游要注意什么问题和细节?
- 2023-03-31 洛阳和开封哪个好玩?哪个更值得去?
- 2023-03-30 大连蛇岛有什么来历上面蛇真的很多吗?毒蛇究竟是从哪来的又靠什么生存?
- 2023-03-27 外省人中的广西人是怎么样的?可以详细说说吗?
- 2023-03-23 周口的高铁有希望搭上京广线或京九线吗?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的?
- 2023-03-23 汉川未来会一直是县级市吗?将来发展会如何?
- 2023-03-22 桂平有可能升为地级市吗?桂平有哪些旅游资源呢?
- 2023-03-22 西安和郑州两座城市相比,哪个城市更宜居?为什么?
- 2023-03-20 被评为“西南第一城”的重庆,到底赢在哪?重庆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?
- 2023-03-02 武汉旅游什么季节去最好?武汉旅游有哪些好玩的景点?
- 2023-03-02 丽江旅游适合自由行还是跟团?丽江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有哪些?
- 2023-03-02 黄山旅游什么季节去最好?黄山旅游有哪些值得玩的景点?
